從幕后走向前臺 華為今年7月正式推出公有云服務
發(fā)布時間:2015-04-22對于要不要進入公有云市場,華為的態(tài)度一直是顧左右而言他,。
4月21日,,華為副董事長、輪值CEO徐直軍在當天召開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表示,,華為將在今年7月正式推出公有云服務,。
這意味著華為將走出“幕后英雄”的角色。目前公有云市場既有亞馬遜,、IBM,、微軟這樣的互聯(lián)網廠商和IT廠商,也有中國移動,、電信等運營商,。尤其運營商是為華為貢獻絕大部分營收和利潤的最重要客戶群,。
對于未來在云服務市場與電信運營商的競爭,徐直軍表示,,“現(xiàn)在他們也沒做起來,,如果我們做好了,運營商將是我們的重要伙伴,,未來我們可以跟運營商一起來發(fā)展業(yè)務,。”
華為走出幕后
在云計算上的實力,,是華為選擇進入公有云市場的基礎,。
華為在2010年底啟動“云帆計劃”,正式宣布進軍云計算,。2011年10月,,華為宣布成立IT產品線。2014年,,華為正式發(fā)布其名為Fusion Sphere 5.0的云操作系統(tǒng),。
4月21日,華為常務董事,、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丁耘表示,,華為目前已經形成從計算、存儲到網絡,,再到操作系統(tǒng)的端到端云計算解決方案,。
經過近四年的發(fā)展,華為推出了一系列基于云計算的產品和解決方案,,其服務器,、存儲、分布式云數據中心等均積累了不少用戶基礎,。數據顯示,,目前,華為在全球建設了400多個數據中心,,其中有120個云數據中心,。
與此同時,華為還是云計算開源組織OpenStack的重要參與者,,用丁耘的話說,,“華為對OpenStack總體貢獻度排名在前十之內”。華為云計算的客戶既有運營商,,也有能源、金融,、交通,、媒資,、制造業(yè)等垂直行業(yè)廠商。
不過,,一直以來,,華為在云計算市場的角色都是解決方案提供商,屬于“幕后英雄”,。
對于華為進入公有云市場的初衷,,華為常務董事、戰(zhàn)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對記者表示,,IT設備的變現(xiàn)既可以是賣產品的模式,,比如賣計算、存儲產品,,也可以是提供服務,。
“大型企業(yè)既要有私有云,也對公有云有需求,?!毙煳膫フJ為,華為的云計算能力能讓企業(yè)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方便地遷移,,“因為華為的公有云和私有云基于同一個架構”,,這樣可以讓企業(yè)能夠享受到公有云的成本優(yōu)勢。
不過,,對于華為在公有云市場的具體細節(jié),,華為相關高管均表示,要等到7月份正式運營后才能解開謎底,。
向IT轉型
華為的云計算布局是其整體ICT轉型的一部分,。
“假如5年前不下決心進入IT,很難想象今天的華為會是什么樣子,?!毙煳膫ケ硎荆瑥耐ㄐ艔S商(CT)向通信和IT融合的ICT轉型,,是華為發(fā)展過程中的重要戰(zhàn)略部署,。
他認為,發(fā)展到現(xiàn)在,,華為成為一個同時具備CT能力和IT能力的廠商,,而目前華為的IT產品西安已經很齊全,產品和技術都不錯了,,進入了快速增長期,,“現(xiàn)在缺的可能還是生態(tài),因此我們提出了開放合作、聯(lián)盟等一系列策略,,華為的開放不是說說而已的口號”,。
事實上,另一家老牌電信系統(tǒng)設備商愛立信近年來也將在云計算,、大數據等方面投入重兵,。
去年一季度,愛立信推出了自己的云系統(tǒng),。而在去年下半年,,其又一口氣收購了四家美國的創(chuàng)新云技術公司,并且與一家領先的云安全廠商達成戰(zhàn)略合作,。
對于華為來說,,直接進入公有云市場,也意味著與自己的最大客戶群――電信運營商,,產生直接競爭,。
目前,中國移動,、中國電信,、聯(lián)通等運營商均在公有云市場磨刀霍霍。事實上,,華為本身也是運營商云服務背后的解決方案提供商,。
對于可能的角色沖突,徐直軍表示,,首先,,目前運營商在公有云業(yè)務也還沒有做起來;其次,,如果華為未來做得好,,還可以與運營商合作。
華為在4月20日發(fā)布的2015全球聯(lián)接指數(GCI)中表示,,全球云存儲市場規(guī)模為87億美元,,預計到2018年將增長到145億美元。?